古医书市场收藏价值怎么样?市场价值如何?全书首列总目、凡例、附图。卷一卷二为序例,主要介绍历代诸家本草及中药基本理论等内容。首先列举《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雷公炮炙论》、《唐本草》等四十一种本草著作,并加简要评介,基本反映出明代以前本草学发展概况
深圳鸿盛环球艺术品古董古玩收藏鉴赏收藏当代艺术品主营艺术品鉴定艺术品交流艺术品出手艺术品征集艺术品展览展销网销直销送拍吴经理
《本草纲目》,本草著作,52卷。明代李时珍(东璧)撰于嘉靖三十一年(年)至万历六年(年),稿凡三易。此书采用“目随纲举”编写体例,故以“纲目”名书。以《证类本草》为蓝本加以变革。序例(卷1、2)相当于总论,述本草要籍与药性理论。卷1“历代诸家本草”,介绍明以前主要本草41种。次辑录明代以前有关药物气味阴阳、五味宜忌、标本阴阳、升降浮沉、补泻、引经报使、各种用药禁忌等论述,其中又以金元诸家之论居多。卷3~4为“百病主治药”,沿用《证类本草》“诸病通用药”旧例,以病原为纲罗列主治药名及主要功效,相当于一部临证用药手册。卷5~52为各论,收药种,附图种。其总例为“不分三品,惟逐各部;物以类从,目随纲举。”其中以部为“纲”,以类为“目”,计分16部(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服器、虫、鳞、介、禽、兽、人)60类。各部按“从微至巨”、“从贱至贵”,既便检索,又体现出生物进化发展思想。部之下为60类,各类中常将许多同科属生物排列在一起。各药“标名为纲,列事为目”,即一药名下列8个项目(即“事”)。其中“释名”列举别名,解释命名意义;“集解”,介绍药物出产、形态、采收等;“辨疑”(或“正误”),类集诸家之说,辨析纠正药物疑误;“修治”,述炮炙方法;“气味”、“主治”、“发明”,阐述药性理论,提示用药要点,其下每多作者个人见解;“附方”,以病为题,附列相关方剂。
《本草纲目》版本颇多,除国外各种全译或节译本外,国内现存约七十二种,大致可分为“一祖三系”,即祖本(金陵本、摄元堂本)及江西本、钱本、张本三个系统。江西本系统,主要为明万历三十一年()夏良心、张鼎思刻本等;钱本系统,主要为明崇祯十三年()钱蔚起杭州六有堂刻本,并改绘药图,以及清顺治十二年()吴毓昌太和堂本,乾隆间《四库全书》本即据此本抄录;张本系统,主要为清光绪十一年()张绍棠南京味古斋刻本,文字参校江西本、钱本,药图改绘后增加十余幅,并附《本草纲目拾遗》。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本即据张本影印,晚近通行本为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刘衡如校点本,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金陵本影印本。
全书首列总目、凡例、附图。卷一卷二为序例,主要介绍历代诸家本草及中药基本理论等内容。首先列举《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雷公炮炙论》、《唐本草》等四十一种本草著作,并加简要评介,基本反映出明代以前本草学发展概况;另又附列引用医书二百七十七种,经史百家书籍四百四十种,共计七百十七种。通过引述前人专论如神农本经名例、陶隐居名医别录合药方剂法则、采药分六气岁物、七方十剂、五味宜忌、五味偏胜、标本阴阳、升降浮沉、脏腑虚实标本用药式、引经报使、相须相使相畏相恶诸药、相反诸药、服药食忌、妊娠禁忌、饮食禁忌、李东垣随证用药凡例、张子和汗吐下之法、陈藏器诸虚用药凡例等,使中药理论获得系统整理。
古医书部分拍卖成交纪录
光绪名医陈修元医书十三本,共四套(全)编号:成交价:RMB2,,拍卖日期:-07-17拍卖专场:杂项专场
明汪机撰汪石山医书七种二十六卷编号:成交价:RMB2,,拍卖日期:-12-01拍卖专场:古籍善本及各家墨迹(B厅)
医书一批编号:成交价:RMB2,,拍卖日期:-12-30拍卖专场:古籍善本专场
《诸药奇味》医书壹套编号:成交价:RMB2,,拍卖日期:-07-17拍卖专场:杂项专场
如:有古董古玩艺术品可联系市场营销高级经理(吴经理)
拨打+86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nsin2009.com/ysfl/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