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消化不良(积食)是什么?
01
积食,主要指胃肠道消化功能不良所引起的一系列身体的异常反应。
由于小孩子的脾胃尚未发育完善,一旦进食太多高热量的食物,超过了孩子本身脾胃所能接受的范围。
未得到充分消化的食物便会积聚在肠胃异常发酵,将会导致脾胃功能低下,结果就是消化不良(积食)。
长期积食,会导致孩子脾胃发育受到抑制,形成顽固性消化不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影响生长发育。
10大症状表现
02
①看舌苔,中部厚腻、有草莓状红点、舌尖红、地图舌。
②可以明显闻到嘴里有口气和易干呕、打嗝、嗳气。
③嘴唇突然变得像涂了口红似的。
④爱吃糖果、肉及难消化的零食。
⑤大便酸臭、奶瓣、泡沫状,便秘或腹泻和老放屁。
⑥易吐奶,胃口较之前明显下降了,爱挑食偏食厌食。
⑦腹胀、肠鸣音、肚子疼、肚子热。
⑧睡觉时身体不停翻腾爱踢被子,有时还会咬牙磨牙流口水,脸红老憋气乱扭头,手脚乱舞,喉咙发出似羊的叫声。
⑨平时容易烦躁不安和爱哭闹。
⑩胸口、腹部、手心和脚心温度比较高,且没有感冒症状的发烧。
如何避免小儿消化不良?
03
小儿“脾常不足,肝常有余”,而脾虚会影响肠胃的消化功能,若孩子出现消化不良,家长应该从健脾入手,促消化。
①健脾汤水助消化
消化不良的孩子首先应多喝水,家长还可以煲些山楂麦芽水、淮山芡实水给孩子喝,健脾促消化。大家也可以把上述药膳方子磨成粉,煮到稀饭中。
用胡萝卜煮水给孩子喝,帮助促进肠胃蠕动。“家长可以直接喂胡萝卜水给孩子喝,也可以用胡萝卜水给宝宝冲奶粉。
而大一点的儿童则可以用胡萝卜加上薏苡仁煲水,健脾又能祛湿;用白萝卜搭配瘦肉、鸭肾、猪横脷、鸡肝煲汤,也是下气消食的好选择。”
“不一定要等到孩子消化不良了才喝,家长若发现孩子舌苔厚了,就能喝这类汤水。”
②有跑跳能力的孩子多活动也有助于减轻消化不良,对小婴儿,家长则可采取捏脊、推脾土等按摩手法。
③若自我调节无效或孩子长期消化不良,医院接受医师的保健指导,分析是否有喂养方面的问题,饮食结构是否合理等。
“消化不良虽只是功能性的症状,但长期发展下去可造成脏器器质性的损伤。”
④饮食均衡
孩子消化不良,也许家长得负一部分责任,现在的孩子普遍“吃太多”,消化不了,尤其是吃过多精细的食物,使得肠道蠕动能力减弱。
还有的孩子挑食、偏食,微量元素摄取不足,造成了厌食、消化不良的后遗症。家长要注意饮食均衡,让孩子多摄取蔬菜、水果,适当摄取肉类等高蛋白食物,多喝水。
营养支持方案
04
01
穴位按摩
①摩腹:一般采用顺时针的方式,使大便沿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的方向运动。稍大点的孩子可以采用揉腹的方式,即有一定的渗透力进行。
如果执行的过程中出现肚子咕咕叫,这是肠鸣音或是排气,家长不用紧张,属于正常现象。
②分腹阴阳:以双手拇指沿肋弓边缘,或自中脘至脐,向两旁分推。
③揉足三里:足三里是胃经上的一个主要穴位,常按揉有健脾胃、促消化的作用。
④捏脊:捏脊法适合5岁以下的孩子,这个方法没有副作用,还可以提高孩子的免疫力,但要注意,孩子皮肤娇嫩,推捏前,要在局部抹一些爽身粉或香油。
⑤掐揉四横缝:四缝穴每只手只有4个,因它位于掌心朝上,从食、中、无名、小指指尖朝下数,第二个关节的横纹中央,故称“四缝”。掐揉这8个穴位时,要有一定的力度。
02
营养
①复合益生菌:可以促进体内菌群平衡,增强抵抗力,达到改善腹胀、腹泻、便秘等消化不良的功效。
②沙棘籽油:由于沙棘中含有大量氨基酸、有机酸等多种营养成分,还有酚类化合物,可以促进胃酸的生物合成,刺激胃液分泌。因而沙棘具有消食化滞、健脾养胃、疏肝利气的作用。
③锌剂:缺锌会影响舌黏膜的功能,从而使味觉敏感度下降,小孩会出现厌食和异食,有的还会出现异食癖。
小儿消化不良应重视
05
儿童消化器官发育不成熟,消化功能相对较弱,肠黏膜娇嫩、脆弱易受损害,正常的肠道菌群也未建立,所以常会反复出现腹泻、便秘、消化不良等情况,使孩子的营养摄入产生障碍,身体健康受到影响。
特别是3岁以内的小儿,正是大脑发育最旺盛的时期,是决定智能高低的关键时期,若消化功能未能及时得到改善,影响营养素的吸收,甚至会影响大脑发育。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dansin2009.com/ysfl/9627.html